在今年最为热烈的“个人住房贷款展示会”上,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最近开盘的项目纷纷以低于同类项目的价格出现,比较明显的是东三环、北三环、南二环以外但靠近二、三环的一些位置,以往大多得6000—7000元/平方米起价,有的甚至高达8000元/平方米以上,而现在在这一区域里已不乏5000—6000元/平方米的项目。
4000—6000元/平方米这一价位意味着什么?如果按当前比较常见的户型来算,二、三居室的面积经常在90—100平方米,也就是说大约花40—70万即可购买一套,并且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如果与按揭结合起来,就可以首付12—21万元,月付3000—7000元,这对于那些家里有一些储蓄,总月收入5000元甚至万元以上的家庭来说,应该是可以承受的。但是,究竟有多少人会在近期内购买呢?这还必须考虑到一些价格之外的因素:
人们虽然已经开始关注贷款买房,但还没有足够的勇气拿出月收入中的一半以上甚至三分之二以上来长期偿还一笔债务,他们更愿意等手头的储蓄更多些时再买,以便减低贷款年限和月付额;
这些项目虽然具有相当的价格优势,但也有不可忽略的缺点。交通问题:虽然临近二、三环,但公共交通并不方便,家人的出行成了问题。环境问题:这些项目的周围并非传统的商业区,只是因为城区外扩和道路的便捷才引起人们的注意。购物、休闲、社交的环境都很滞后。小区缺乏特色。
那么,价格普遍调低以后的商品房离人们的实际需求有多远?首先,发展商应该考虑的问题是,从当前的开发成本来算,房价还有多少降价的余地?如果能抢在所有人之前再降几百元甚至近千元,这当然会是最好的。
如果降价余地不大,不如把精力放到提高小区的品质上来。就像家电行业一样,降价只是商战的开始,是最直接的竞争手段,但降价到一定程度后,产品的质量和特色才是竞争的根本。摘自《北京青年报》